身穿红色救生衣,脚踏桨板,用力划桨,在湍急的沱江上,对抗着水流的冲击,快速接近救援目标。这是李再忠带领的桨板救援队日常的训练内容。江上救援是一场与激流的贴身搏斗,胆量、技能、力量、速度和应变能力,缺一不可。李再忠说:“江上救援,一秒钟的耽搁,一丁点儿的失误,就可能决定生死。”
李再忠是国家税务总局泸州市纳溪区税务局干部,也是泸州市游泳协会沱江分会桨板救援队队长。今年56岁的他,皮肤黝黑,身体壮实,精力充沛得一如身边的年轻人。在他看来,江上救援是他最大的“业余爱好”,也是他的“光荣义务”。
水性好得像条鱼
李再忠生长在沱江边,从小就在江里游泳,街坊邻居都说他“水性好得像条鱼,再湍急的水也能游,再高的浪也不怕”。平静的江面下是汹涌的激流,生长在长江边,李再忠从小就时常听到有人不幸落水身亡的消息。每当噩耗传来,他都心痛万分。渐渐地,他想:沱江给了我这么好的水性,我为什么不发挥特长救人呢?“若遇见,我必救”的信念,就这样在他的心里扎了根。
2008年,李再忠加入云溪户外运动协会水上山地救援队。在做好税收工作之余,他抓住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训练,迅速成了救援队里的骨干。2009年8月29日,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连续多日暴雨,遭遇洪水袭击,淹没了街道。接到求援信号后,李再忠和队员们迅速出动。正在大家全力救援时,更大的险情发生了,一艘趸船被洪水冲走。如果趸船被冲到围堰大堤,很可能造成决堤,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。
当时,没有任何犹豫,李再忠和队友们马上投入到抢救趸船的险情中。他们驾着冲锋舟,追赶顺河而下的趸船。靠近趸船时,他们跳上去,拴缆绳,固定,冒着生命危险,“驯服”了这头在激流中横冲直撞的“野兽”。后来,他们才知道,当天的救援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。
如果可以再快几秒
谈到桨板救援队,李再忠声音有些低沉。他说,成立桨板救援队是因为一次不成功的救援,“失之交臂,终身遗憾。”李再忠说。
2020年6月,李再忠在沱江训练结束时,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呼救。循声望去,一名落水者已经被卷入江中。落水者的位置离李再忠很远,但是他并未迟疑,迅速拿起救生装备跃入水中。
江水翻滚,水流湍急。在李再忠快要靠近落水者时,一个大浪打来,落水者瞬间消失在江面……“每当回忆那天的场景,脑海中总是会浮现出落水者无助的神情。如果可以再快几秒,救援可能就会成功。”李再忠说,“我发誓,下次我绝对要更勇敢、更及时,争取更多可能性,营救落水者。”
这次救援经历,激发了李再忠救人的斗志。他下定决心,绝不让这样的事情在自己眼前再次发生,并要发动更多的人参与救援。于是,李再忠和朋友们组织成立了泸州市游泳协会沱江分会桨板救援队,并担任队长。“希望能够有更多训练有素的人一起来帮助他人,挽救更多的生命。”
10余年来,救过多少人,参与了多少次救援,李再忠已经记不太清楚了。然而,仅桨板救援队成立以来,李再忠就救助4人,救援队累计救助10余人。他也先后获评感动纳溪人物、泸州市见义勇为勇士、四川好人。近期,他又获评“中国好人”。李再忠说,只要身体允许,他会一直秉持“若遇见,我必救”的信念,持之以恒坚持在救援第一线。